行业动态 + |
|
下“金蛋”的“农信通”
|
|
|
现在我们花农可以通过手机发短信查询农业气象、国内外花卉信息、交易信息、花卉培育等。通过“农信通”花农还能寻求技术支撑,依靠“农信通”花农打开了花木销路。现在我们依靠花卉的品牌支撑发展生态旅游、生态农业 ,红火五月的“樱桃沟”生态游已经在全省小有名气。这“农信通”成了会下金蛋的宝贝儿疙瘩。
鄢陵地处中原腹地,位于河南省中部,是国家确定的粮食基地县、优质棉基地县、全国产棉大县和秸秆养牛示范县。鄢陵花卉始于唐,兴于宋,盛于明清,素有“花都”、“花县”之美称,是我国“南花北移、北花南迁”的天然训化基地,花卉苗木40余万亩的种植规模,几乎占去了全省的“半壁江山”,又以2400多个品种涵盖了江北花木品牌的全部。在全国市场上,“鄢陵价格”成为花木“指导指数”,成了响当当的“中国花木第一县”。
“这可都是托了移动通信的福。移动家电下乡业务为我们打开了致富的门,农信通送我们走上了致富的路。”靠着移动农信通业务走上致富路的许民权感慨地说,“以前鄢陵是个穷县,一没资源二没特产,年轻人觉得在几亩地里刨不出多大出息,都出去打工了。后来鄢陵发展起花卉种植,人们慢慢脱了贫,但是农民做生意难呀,首先信息不畅就成了扩大种植规模、限制种植发展的瓶颈。”
许民权说,他算是鄢陵第一批花木种植人,刚开始投资时为了搜集信息,他天南地北地跑,销售难题让他不敢多种植,因此不知道错过多少机会。2005年,河南移动“农信通”业务走进花乡,成了花农的“咨询通”。“我最早用‘农信通’。”许民权说,“信息量丰富、准确,不但能查询,后来还能发布信息,你想买什么、卖什么花木,一条信息就能给我带来上万元的交易。现在我们花农可以通过手机发短信查询农业气象、国内外花卉信息、交易信息、花卉培育等信息,通过‘农信通’花农还能寻求技术支撑,做好花卉病虫防疫工作,依靠‘农信通’花农打开了花木销路,花农开阔了视野,为花农带来了实惠。现在依靠花卉的品牌支撑发展生态旅游、生态农业,红火五月的‘樱桃沟’生态游已经在全省小有名气。这‘农信通’成了会下金蛋的宝贝儿疙瘩。”许民权一边展示着他手机里的“农信通”短信内容,一边兴奋地说,“靠着‘农信通’,现在我的生意做得可大了,年交易比前几年前增加了5倍,苗木能卖到河北、陕西、山西、四川,年收入比刚种植花木时增加十几倍。”
早在2005年,河南移动就正式开通“农信通”信息平台,目前服务的客户已超过500万户。为进一步推进河南农业信息化进程,河南移动紧紧围绕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”、“家电下乡”活动和“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”,积极配合省商务厅开展支农、助农工作,目前已通过各市县商务部门审核的网点达到2128个,售出手机101941部,安装农村信息机200多台,建设信息采集点1500多个。以“手机下乡”带动“信息下乡”,以信息化服务“三农”,不仅直接刺激了农村市场的消费,而且其搭建的农村商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也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。
(信息来源:中国信息产业网-人民邮电报)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